你有没有想过,假如没有书,这个世界将会怎样?
“那怎么可能”,或者“想想都可怕”,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回答。但是,假如我们一年根本没有读过几本书,那和没有书籍的世界,有什么两样?对于抽不出多少时间读书,我们总是这样为自己解脱:工作太忙、事情太多,哪有时间阅读。
快节奏时代,为什么还要读书?
阅读的作用,一定程度上在于观照自我、反省自我以及不拘囿于自我。那一行行跳跃的文字,充实丰盈着我们的内心。同时令我们冲破狭窄与藩篱,认知外部的世界。长期坚持阅读与不阅读,肯定会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你可能认为,“读书可以改变命运”是句冠冕堂皇的口号。可是,就在偏僻的山村、亦或繁华的大都市,读书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。我的一位朋友马宗武,从小在新疆一个偏远农村长大。16岁时,他离开家乡到戈壁滩做汽车修理工。在漫长的11年中,他自学高中的全部课程、广泛阅读名著。是听广播和读书,为他灰暗的青春岁月划亮了一道光。现在,他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名出色的主持人。
感谢生活中有书。不管是内心迷茫困顿,还是奋力追逐梦想时;不管是寻求难解答案,还是探访未知领域时……是书为我们插上翅膀,带我们飞越更高的山,抵达更远的路;是书令我们脚踏实地的同时,还可以诗意地仰望浩瀚星空;是书在鼎沸喧嚣的生活中,给予我们一平方英寸的寂静……这就是,为什么我们已经很忙很累,依然要读书。
然而,不是所有的阅读,都有必要、有意义。与其读一些空洞无物的书,还不如看看日出日落、看看花开花谢、看看斗转星移……或许,那些事能够更令我们心旷神怡、酣畅淋漓,知晓更多道理、收获更多惊喜。毕竟,生活就是一本大书。
图书丰盛时代,我们应该如何读书?
不仅要爱读书,更要读好书。那么,一本好书应当具备怎样的品质?阅读一本好书,是乏味在有趣面前的相形见绌;是浅薄在深刻面前的微不足道;是平庸在伟大面前的黯然失色,是荒蛮在文明面前的无足轻重。不管多少年后,这些好书所散发的光芒依然闪耀。今后,“好书品读”公众号将为你推荐更多好书,我们也希望与您一起寻找、品读有价值的好书。
在这样一个娱乐至上、众声鼎沸的时代,我们在尽享网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,也沉溺于浅阅读、碎片化阅读。不求甚解、囫囵吞枣地简单浏览,极有可能轻易击败值得探究、耐人寻味的深度阅读。
越是身处信息爆炸时代,越需要系统地深阅读。在日本学者斋藤孝看来:如果书读得不够,只依赖互联网的话,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,完全无法深入其中。另外,人类的思想早已达到极其深入的程度,犹如地层深处流淌着的纯净的水。只有向下深潜,才能找到清流,而读书能够教我们掌握这种“深潜力”。
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》的《读周刊》,每周五见报,多年来深受出版业内人士喜爱。虽然报纸有受众定位,但阅读并没有界限,我们希望能拥有更宽广的读者群。所以,当公众号早已铺天盖地的时候,当大家对公众号日益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,当大家畅想将是一种怎样的新载体、新工具取代公众号的时候,对公众号来说,我们的“好书品读”姗姗来迟。但即使这样,我们无法继续等待、彷徨、观望、安于现状,毕竟,“这世界一天一变,不变,那就会落伍,就会渐渐远离这个时代”。于我们而言,“立刻行动是唯一的选择,坚持是唯一的法宝”。
如普鲁斯特所说:“惟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我们尚未踏入的世界。”希望,一切都还来得及;希望,我们的世界里,有你。(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)